在刚刚落幕的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中,中国跳水队以绝对优势包揽全部13枚金牌,创造了世锦赛历史上的最佳战绩,这支被誉为“梦之队”的队伍,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裁判和观众,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跳水的统治力。
全红婵、陈芋汐双星闪耀 女子10米台再现“水花消失术”
女子10米台决赛成为本届赛事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,16岁的全红婵与18岁的陈芋汐上演了一场巅峰对决,全红婵在第四跳的207C动作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中,7名裁判打出满分10分,最终以458.20分的超高分夺冠,这一成绩距离她保持的世界纪录仅差0.8分,陈芋汐同样表现惊艳,以436.80分获得银牌,两人领先第三名超过100分。
“每次和芋汐比赛都让我更进步。”全红婵赛后表示,“我们既是队友也是对手,这种良性竞争让中国跳水更强大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两人在混合采访区互相为对方整理头发的一幕,被外媒称为“最温暖的冠军时刻半岛体育入口”。
男子3米板王宗源卫冕 老将曹缘带伤摘铜
男子3米板决赛中,22岁的王宗源以总分558.15分成功卫冕,他在难度系数3.9的5156B动作(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三周屈体半岛体育)中获得106.60分,成为全场唯一单跳破百的选手,28岁的奥运三朝元老曹缘在赛前腰部旧伤复发的情况下,仍以504.75分拼得铜牌。
“这块金牌要献给周继红领队。”王宗源赛后哽咽道,“她赛前专门调整了我的入水角度,告诉我‘相信肌肉记忆’。”国际泳联技术代表马克评价称:“中国选手的稳定性令人震撼,他们的动作就像经过精密计算。”
混合团体赛创新阵容 00后组合展现新锐力量
本届新增的混合团体赛项目,中国队派出19岁的白钰鸣和17岁的郑九源组合,两人在3米板、10米台共6轮比赛中零失误,最终以489.35分夺冠,白钰鸣的109C动作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获得102.60分,成为赛事最大亮点。
“我们每天要完成200次以上陆上训练。”郑九源透露,“周领队要求每个动作必须连续成功5次才能休息。”这种严苛的训练标准,正是中国跳水长盛不衰的秘诀。
科技赋能训练 中国跳水队建立“数字档案库”
据国家队科研团队负责人透露,队伍已建立包含3000TB数据的运动员数据库,通过高速摄像机捕捉每个动作的17个关键节点,AI系统能实时反馈旋转角度、入水速度等23项参数。“比如全红婵的207C动作,我们优化了0.3秒的起跳时机,这让她今年的平均得分提高了5分。”
这种科技手段的应用效果显著,本届赛事中国选手的压水花成功率高达92%,比第二名英国队高出15个百分点,加拿大教练组曾专程赴华学习,称其为“跳水领域的工业革命”。
国际格局悄然变化 多国启动“破壁计划”
尽管中国优势明显,但英国、墨西哥等队正迎头赶上,英国15岁小将安德森在男子10米台预赛跳出4个满分动作;墨西哥组合巴雷扎/桑切斯在双人3米板决赛拿到银牌,终结了中国队该项目的12连冠纪录。
世界泳联主席侯赛因表示:“2025年起将试行新规,决赛轮动作难度系数上限提升0.7,这或许能改变现有格局。”但周继红领队回应称:“我们储备了20套超难度动作,随时可以投入实战。”
巴黎奥运前瞻:中国跳水瞄准历史性包揽
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,中国跳水队已进入新周期备战,据悉,队伍将在8月启动“雷霆计划”,重点攻克409C(向内翻腾四周半抱膝)等超高难度动作,体育总局已拨款2.3亿元用于新建数字化训练中心半岛体育入口,预计2024年3月投入使用。
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评价:“中国跳水队的成功不仅是金牌的累积,更是对‘追求卓越’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诠释。”当被问及巴黎目标时,周继红只说了四个字:“全力以赴。”